经验网

中端市场加速内卷,千元机“名存实亡”

最近手机市场的焦点无疑是线上中端机价格战,2000多元的手机用上骁龙8+,3000多元就能买1TB,厂商玩命卷性价比,给人的感觉是性能配置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低。但这样的“好事”目前其实仅存在2500~3500元价位上,在更低价格段乃至千元级市场则并不见得。

如果留意过我们之前的月度手机推荐,不难发现,榜单上的千元机寥寥无几。不是因为不想,而是在千元附近价位上真不太好推荐。在上游芯片厂商助推之下,中端机高调开战,吸引众人目光,逐渐被遗忘的千元机市场恐怕已“名存实亡”了。

一颗芯片用三年

未避免概念混淆,这里我们先将1500元以内的手机统称为千元机,当然,想要在1500元以内购买到一款5G手机并不是完全没有选择,依然可以数出如OPPO K10x、真我Q5等,它们至少有两个共同点,1.售价都在1200元左右;2.都采用了骁龙695处理器。要知道这已经是一颗前年的芯片了。

骁龙695是什么性能水平呢?CPU架构为2×2.2GHz A78+6×1.7GHz A55,两颗A78大核,CPU多核性能一般;A55小核虽然多了两个,但难堪大用。外围规格只支持LPDDR4X及UFS2.2,即使厂商愿意堆料,也没什么提升空间。整体比起骁龙778G要差一大截,也略弱于天玑900。

除了骁龙695以外,目前千元级价位常见处理器还有天玑700、天玑810,同样是三四年前的芯片,相应产品有去年的真我10s、iQOO Z6x、Redmi Note 11等。但回顾2021年的千元级市场,不难发现,iQOO Z5、OPPO K9s、真我Q3s反而选择了更高档位的骁龙778处理器。

在这些产品逐渐退市后,现在如果想要性能稍强一点的天玑1080、骁龙778G,就得加钱了。为了让消费者乐意加钱,去年手机厂商其实已经卷过一次,如被称为体验小金刚的Redmi Note 12 Pro,以及真我10 Pro+、OPPO A1 Pro、荣耀X40等“高颜值曲面屏千元机”。所谓的体验提升,归根结底是把处理器省下的钱,花在了外观、屏幕或相机上,售价同时也奔着2000元去,已脱离了千元机的范畴。

有人可能会说,千元机要啥自行车,加点钱,可选的机型就要丰富许多。的确,今年的线上市场中端机性能全面换代,预算加500元左右就能上骁龙870,乃至天玑8100,何乐而不为?

但这就好比我本来想买BYD,最后在网友们建议下去提了BMW。如果加钱有用,那还要预算干什么?到头来消费者在千元机上还是没得选。

低端被迫让位中端

实际上千元级市场用户需求非常大,早在Redmi Note 12系列发布前,定位千元级的Redmi Note系列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3亿台。有人应该还记得去年双十一期间手机单品销量的冠军,是一款入门机型Redmi 9A,它甚至不是5G手机,核心卖点就两个字:便宜。

去年还有一些重新“复活”的手机品牌,如酷派、乐视,这类品牌正是依靠千元内市场存活下来,甚至还活得挺好。例如酷派5G手机Cool 20 Pro售价千元,搭载天玑900,在京东销量不亚于采用天玑810的同价位Redmi Note 11。

由于千元市场需求大,主流品牌可选产品又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个价位市场的混乱现象,装饰摄像头、硬件虚标的产品不少,或者多年前的老款,甚至是功能机改装的山寨机。前不久引发热议的“原价8999飞利浦手机,直播间只卖1899”就是典型,但绝非个例。

反观中端方面,去年最受线上市场青睐的Redmi K50,也仅在2000元左右,3000元价位用户换机意愿反而最低。这或许与换机周期拉长有关,很多此前属于该价位的用户群体在当下,并不愿意花上3000元去换机。不过从近来一加、Redmi、真我的相互较量来看,2000~3000元价位尤其是3000元价格段仍是他们争夺的焦点。究其原因,这其中不乏上游芯片厂商的推动。

受限于市场整体的低迷,各家纷纷砍单,上下游产业链都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芯片行业也面临较大的库存压力,导致芯片价格明显走低,也就出现了今年骁龙8+手机定价腰斩的情况。

这时候厂商发现:在同样的BOM成本下,自己能够选择的范围更广,能打的牌也更多了。紧跟着今年联发科又带来天玑7200,高通第二代骁龙7主控也将在本月发布,促使中端市场进一步内卷。

种种原因影响下,千元机恐怕又要让位了。而高通不是没有更新骁龙695,去年9月便已发布迭代后的第一代骁龙6芯片,但直到现在没有相应终端推出,未来是否有也要打个问号。

市场“破冰”关键

和低端机型上一颗芯片用三年的情况正相反,去年以来,旗舰手机市场从上游芯片到终端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都加快了不少。往年都是年底,甚至是次年春节前后才大规模上市的新平台、新旗舰,已被提前到11月,距离下半年“老款”旗舰大规模上市,才过去了3个多月时间。

这自然与高端市场的收益正相关,基本没有受到销量下滑影响,用户购买力还是相当可观。高端市场的快速迭代升级,某种意义上也带动了整个手机产品线的快速迭代,大量原本的旗舰、次旗舰的配置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下放中端。从厂商思维来看,在“消费降级”的当下,“量大管饱”的产品正是多数消费者关注的。

在市场上行的时候,通过行业内卷刺激消费者换机进一步扩大销量自然可行。但在如今市场缩量下行趋势下,一味通过处理器升级、性价比竞争等手段或许并不能真正满足有换机需求的那部分低端市场用户。

中端市场看似内卷,但所造成的被忽略的千元级低端市场,从另一角度来说,逼着消费者只能加钱上所谓的性价比旗舰,反而遏制了市场增量。市场早已证明,下沉才是维稳的基础,只有各价位的均衡布局,或许才是实现手机市场“破冰”的关键。

免责声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联系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知识 » 2023-03-02 13:46:01

猜你喜欢